只要是在臺灣經歷過中學階段,大概都會學過「頻率副詞」這個文法概念。
大致可由事件發生的頻率高到低分為 (括號內發生機率百分比為參考值):
always (100%)、usually (90%)、often (70%)、seldom (15%)、never (0%)
除了以上,常聽到的還有:
frequently (70-80%)、occasionally (30%) 等,可依照想表達的情境進行選擇搭配。
幾年前,有位朋友到英國參加一場研討會,會後受到當地人邀請到酒吧去認識同領域其他專家。
因為他對酒精過敏,於是在點飲料的時候,很自然地運用過去所學,婉轉對友人表示:
“I seldom drink beer.” (我不常喝啤酒。)
語畢,英國人哄堂大笑:
“You talk like Shakespeare.” (你說話好像莎士比亞。)
說得朋友是一頭霧水,過去考試都得滿分,用法應該沒問題才對,怎麼會被笑呢~?
這時英國友人才解惑:
“You could say, ‘I’m not used to drinking beer.'” (你可以說:我沒有喝啤酒的習慣。)
學了語言還是需要實際運用
這個案例,有點像我們在中文對話中也不會常用「鮮少」這個詞,頂多會在文章中讀到而已。
因此學了語言之後還是要多多使用,如果能和母語人士練習的話,更能學到最道地的用法喔!
預約一對一教學、作文批改、論文摘要校稿、口說英文
歡迎透過 FB 粉專私訊
